4月27日晚,理学院举办了理想有你,助梦有“我”之明理讲堂2025年第四讲。此次讲座邀请2021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汪建勋、张一鸣、张弛、李焱鑫、李卓林、郭义豪六位同学进行考研经验分享。辅导员宋晓盼、展玉强及全体2024级本科生参加。
进行学业经验分享的6名同学均来自5号楼B-205宿舍,他们分别考取了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我校研究生,一个宿舍整体考研成功。会上,宋晓盼对六名同学进行了介绍,重点强调了同一宿舍六名同学全部考研成功的难度与值得学习之处。汪建勋、张一鸣、张弛、李焱鑫、李卓林、郭义豪六位同学依次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业经历进行分享:一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建议同学们在准备考研时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进行客观评估,选择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目标院校和专业,避免好高骛远或妄自菲薄,了解目标专业的就业趋势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考研专业选择时注重专业衔接,优先选择与本科专业相关的方向,这样复习起来会更有基础,跨考时也要选择可行性高的专业,降低备考难度;二是 “善用资源,高效备考”,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历年真题和学习社区等优质资源,了解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几位同学都着重强调了英语备考需要日积月累的词汇学习,建议同学们积极考取四、六级英语证书,为考研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减少考研备考英语学科带来的学习压力;三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合理的复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保障,在备考前期就要做好备考计划,张一鸣建议同学们将备考计划分为3月-6月的基础夯实阶段,7月-9月的强化提升阶段和10月-12月的冲刺模拟阶段,备考期间按照计划进行;四是“调整心态,保持可持续性”,考研过程中,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让情绪影响自己的复习进度和状态。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或与朋友社交等方式缓解压力,同时要专注个人节奏,不要盲目与他人比较复习进度,专注于自己的复习计划,稳步前进。
分享会尾声,六位同学与聆听讲座的同学进行了问答交流,大家从宿舍氛围对考研的重要性及当下考研的趋势等方面与六位同学进行积极交流,六位同学也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建议。此次考研经验分享会,以优秀宿舍群体为榜样开展,希望通过朋辈的经验,让同学们重视学业发展,为自己锚定发展方向。未来,理学院将从考研规划指导、专业学习帮扶等方面助力更多学子考研上岸。(撰稿:展玉强;审稿:文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