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隆重举行。由理学院学子领衔组建的我校代表队,在王春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勇夺"太阳能电动车"赛道全国二等奖1项、陕西省赛区一等奖2项,刷新了学院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展现了学院学子扎实的学科功底与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
本届大赛以"智创未来·绿色赋能"为主题,汇聚了全国690所高校的1.8万支团队、10万余名本科生同台竞技,赛事规模与竞争强度均创历史新高。在省级赛段,我校团队凭借"太阳能电动车"项目的精准设计与稳定发挥,以100%任务完成度的优异表现斩获两项省级一等奖,顺利晋级国赛。进入全国总决赛后,团队历经7个月攻关与12轮迭代优化,在现场考核中精准完成自主机械传动、多目标打卡播报、能耗监测等全流程任务,其融合理学思维的外观设计与机械结构更是赢得评委一致认可。大赛专家组长高度评价:"该作品深度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将数学建模、物理仿真等理学方法与工程实践完美融合,展现了卓越的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自2024年10月赛事启动以来,学院充分发挥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优势,组建跨专业指导团队,聚焦机械结构轻量化中的力学优化、全向移动底盘的运动学建模、能量回收单元的效率测算等关键技术瓶颈集中攻关。同时,在校团委、教务处、工程训练中心等多部门紧密协同下,搭建"理学基础—科研转化—竞赛实践"三维培育平台,通过专题讲座、实验室开放、模拟答辩等多维度保障,为学子创新实践提供全方位支撑。
此次取得佳绩是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专业,重技能"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学院推进理学与工程学深度融合的成果。后续,理学院将持续强化基础学科优势,深化"教学—科研—竞赛"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数学建模、数值分析、物理仿真等理学核心能力与工程实践、绿色创新深度融合,为培养兼具扎实理学功底与突出工程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贡献更大力量。(撰稿人:王春兰 审核人:张国青刘玉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