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祥安,九三学社成员,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于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她以精准的导航,为学生开辟出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她用无私的奉献,为学生点亮就业育人的明灯。

一、分类培养: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成长之路
严老师秉承“没有差学生,只有不适合的路”的教育理念,创新性地将学生分为职业型和学术型两大类,实施分类培养模式,为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路径。针对职业型学生,她与深圳卓翼科技、西安博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威士讯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每月开展线上技能指导,组织学生参与数字式激光干涉仪、高功率空间耦合半导体激光器等前沿项目的研发工作。通过“企业需求导向”培养,她所培养的学生周康、高焕琴等毕业生已成长为光电企业技术骨干。针对学术型学生,严老师构建“竞赛-科研-升学”进阶体系。2022年牵头组建量子信息与量子精密测量团队,联合韩小祥等八位导师开设Matlab、Python、Zemax、SolidWorks等专业软件培训,指导学生斩获全国物理实验竞赛、光电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奖项。2021级学生胡茂杰保研至西北工业大学;郑伊宸、戚皓茗、李晨辉、翟豪琦等分别考研至武汉理工大学、河南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她创立的考研互助小组成效显著,2020级应用物理专业两支团队实现全员升学。
通过分类培养,严老师成功打造两条特色育人路径:职业型学生实现“毕业即上岗”,学术型学生升学率达85%以上。
二、育人育心:带头用爱温暖学生,收获幸福与感动
严老师立足学生发展需求,严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将就业指导融入育人全过程,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感动。每年教师节,学生们送上的鲜花和祝福短信,让她感受到学生对她的爱和感激;天气变化时,收到学生们温馨的问候“老师天气转凉了,您注意保暖……”。同时,严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也深深影响和带动了团队的其他老师,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关心关爱着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专业特点与岗位需求,开展“一对一”简历诊断服务,指导学生将课程项目、社会实践转化为可量化的竞争力标签;通过定期组会,向学生剖析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发展路径,引导学生建立“长期主义”就业观;针对“慢就业”“扎堆考公”现象,开展个案咨询20余次,帮助学生厘清个人优势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行业案例分析、岗位技能实训等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严老师团队近两年累计向重点领域输送毕业生20余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赋能。严老师用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懂得回报,只要学生所在公司有招聘名额,她的学生们都第一时间内推我们的理学院的学生,形成了爱的传递。
三、校企联动:用真心换信任,为学生铺就实习就业坦途
严老师秉持“低调做人,用心做事”理念,坚持深化校企合作。她随身携带工作日志本,全程记录与企业对接的技术细节并转化为教学案例,建立“周反馈-月提升”培养闭环,每周组织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定期邀请工程师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在与西安博高光电、武汉威士讯等企业合作中,她要求企业为每位实习生配备资深工程师,建立安全防护、技术传帮带、职业发展三重保障机制。严老师除了关心学生的能力培养,更关心实习生的住宿安全问题,她积极协调深圳卓翼科技定向开设带薪实习岗,公司也被严老师对待学生的爱心打动,破格为我校实习生提供住宿,配备标准化人才公寓。
凭借这种对学生的爱心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严老师赢得了众多合作企业的信任。今年本科生就业方面,三家合作公司破格为严老师增设了招聘名额,她亲自推荐学院7名2025届毕业生通过企业绿色通道签约核心岗位。(撰稿:宋晓盼 审稿:刘玉森)